记录一下我的北影节之旅。这次一共看了五部影片,那就一部一部来讲吧。
滚石马戏团
我喜欢摇滚,但是我并不是特别了解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英伦摇滚的人,所以其实这次给我挺多惊喜的。我看的是首映场,在路上骑车赶过去的时候就已经大概能知道哪些是也是去看电影的人了。坐在前排,在看一些角度清奇的特写的时候就感觉特别诡异,尤其是中后段这种特写还非常多的时候(4k修复你甚至能看见主唱脸上的绒毛)。但是整体的氛围还是超级无敌好的!说到这里我就很羡慕过去的人,看见他们可以围坐在一个小小的马戏帐篷里穿着暖和的斗篷,紧紧地坐着,可以随着节拍挥手,和乐队一起狂舞,在最后的大合唱中唱着五音不全但是又振奋人心的晚安歌,真的是太幸福了。
说到这里,滚石还是那个滚石,不用多讲,跟着跳舞就可以。反倒是前场的几个乐队让我有点出乎意料。因为我本身就是鼓手嘛,看到前面的一个乐队(不好意思我忘记具体是哪个乐队了,,)那个鼓手感觉是整个乐队里面最疯的一个,超级有能量,一边跟着大声唱歌一边干体力活真不容易啊(打鼓真是体力活啊)。(我以后打鼓也要这么有激情(什么)
还有就是小野洋子的那段,我理解是要摇滚和古典的碰撞?虽然很多人不喜欢这段,但不得不说山羊叫真的给我带来了很多快乐。
以及就是一个小时也太短了啊啊啊啊啊啊。。我才蹦了没多久怎么就唱ending歌了。
下一镜
说实话我在看之前还挺喜欢这种简介没啥信息的,也没人点评的。在看完之后虽然很多人给了差评,我也很理解,不过我私心还是挺喜欢这部电影的,如果要打分大概在6.5左右。同样是讲学生拍电影,single8的故事和镜头应该都要比这部好上不止一个档次。没擦干净的镜头,生涩得令人咂舌的演技,和固定的几个场景,难怪有人说他看完这部电影以后也想去自己拍一部电影了,也许就是给人一种‘我上我也行”的感觉。剧情设置了循环的情节,能够理解导演有一定的心思在,但是这个心思好像仍需打磨。总之,整部电影都透露着一股青涩的气息,或者是没钱的气息。但是我还是很喜欢这部电影。我为什么喜欢这部电影?这就回到了我们今天的主题。异频共振。虽然是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场景的完全不同的叙事,但是仍可以从中得到啊,我也有这种想法的启发,我想这就是电影的意义。倘若不是我现在去看这部电影,我大概同样会给一个很低的评分。但是正是因为在看电影的时候感同身受,即使是在不同的时空也可以感受到熟悉的相似的气息,这就是异频共振。
同理还有野兽这部电影。有人说是法国版的三生三世,确实挺像的,不过我没看过三生三世就先不评价了。还是那句话,要是我那段时间没有上头我也会给很低的评分。但是,谁叫我是那时候去看的呢。我很喜欢第一段里面的缠绵但是又疏远的情感,法语和英语转换也很有意思(不过我原本以为是有什么特定的含义,看完了好像没有)。杜老师的演技实在是太好了!片名野兽的含义好像是说人的这种喷涌而出的情感。第二段男主的人设还挺贴合现实的,我能get到女主面对这种情感选择去正视它,去相信它,然而男主面对这种情感也许是由于自身的不自信采取了一种非常极端的方式回避它。但是整个事情因为设定就很奇怪,实际上表现出来的效果是男主反社会无差别杀人,完全不知道男主有啥情感,还有一种给男主洗白白的嫌疑,或许是导演脑补太多了。
(写不下去了,跑路)(主要是拖太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