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教室里漂流…
啊,现在回头看看,我好像一直都在忙能让自己开心(有时候也没有那么开心)的但是通常来说“没什么用”的事情。当在同一天里面被不同的人反复问起,那你之前参加了什么比赛,有拿奖吗?上个学期的绩点怎么样?我都感觉像是一种无形的手,在拼命把我拉回原来的世界,或者是说,现实的世界。我知道他们是善意的,毕竟就算我现在安慰我自己,不去上课也没关系,绩点低也没关系,等我毕业的时候前途未卜的那个人还是我。事实就是这样的,即使等到很久之后都还是这样的。其实我原来的标题是,“大学是不是优绩主义的培养皿?”(没有针对任何一个大学,我想讨论的是一种共性)但是在某一刻我想到之前辩论备赛,学长提到过的那个你将社会看成是一个人还是什么我忘了的那个论点。其实社会才是那个最大的社达拥护者,不是吗?
当然,我非常能够理解社会这样做的原因,(作为他千千万中的一个不成熟的细胞)。在学校里遇见了很多厉害的人,他们都有很厉害的光环,跟我的评价体系也不是一个东西,或许这就是厉害的人的厉害之处吧,能够一直朝着一个目标努力,同时学习成绩也很好(毕竟人家的目标之一就是成绩啊),不像我一样讨厌上课,或者是就算讨厌上课也能成绩很好的人。看起来离我很遥远,即使我现在能够凭借我纸皮糊着的一个类似的外壳能够和他们呆在一起,差异也总是透过很多选择一点一点地浮现出来。
说起来我倒是感觉大学过的像高中一样。像高中一样要想成绩不拉跨的话就得整天泡在图书馆里(我现在就是,还好图书馆本身的环境就很好,其实呆在这里只要不是备考的话还挺享受的),像我这种天天出去玩期末突击的也是只能得突击的分数。同时我关注了一下成绩比较好的同学,只能说成绩好真的不是没有道理的,真的很有高三的风范,能够坚持每天都学习啊,这样的话做什么事情都能做得很好吧,感觉他们会不会觉得现在比高三轻松多了哈哈哈。
话说了这么多,其实感觉跟今天的主题没有什么关系,其实这篇文章早在上个月月初就已经酝酿好了,不过中间遇见了各种事一直拖到现在。现在我的心情远没有之前那么复杂了,可能只有在悲伤的时候我才能才思泉涌吧。总之,我对今天这个话题还是很感兴趣,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我有了更多更深的感悟,一定会当即更新到这里。